湖南师范大学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9年)
学科名称:统计学(学科代码:071400)
- 学科简介 
湖南师范大学于2011年获得《统计学》一级学科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在之前,1997年获得《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得《统计学》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2005年获得《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同时获得《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门类下的《统计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应用统计学》的专业学位授予权。2012年获得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08年“计算与随机数学及其应用”实验室获批为湖南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2009年“高性能计算与随机信息处理”实验室获批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统计学是研究如何基于观察和试验,从而认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一门通用的方法论学科,它是关于如何收集、整理、分析及解释数据的学科,通过分析数据达到科学认识和掌握事物内在的客观规律。作为一种工具,统计学应用于所有的学科领域。统计方法已经成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经济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广泛科学领域中的重要工具,各个科学领域的数据,特别是大数据,不断向统计学提出新的挑战问题,社会需要更多的、高层次的统计人才。
数理统计学是统计学科的理论基础,而数理统计学的理论基础是数学和概率论。统计学的各个方向的方向知识基础可以随研究方向而有所不同。
2011年湖南师范大学申请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时,申请了5个研究方向:统计学的理论基础,生物信息,数理统计,经济统计,统计应用。201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文件中建议,统计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数理统计学,社会经济统计学,生物卫生统计学,金融统计、风险管理和精算学,应用统计学等5个方向。二者基本上是一致的,今后我校在统计学招生简章中的设置方向名称规范为:1.数理统计学,2.社会经济统计学,3.生物卫生统计学,4.金融统计、风险管理和精算学,5.应用统计学, 6.随机过程及其统计。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统计学》一级学科列在理学门类目录下,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前瞻性,统计学属于理学,其应用是多方面的。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意见,统计学研究生授予理学学位,也可以授予经济学学位。上述方向1,3,5,6授予理学学位,方向2授予经济学学位,方向4授予理学学位,也可以授予经济学学位。
本培养方案制定的依据是:校行发研究生字[2011]6号《湖南师范大学关于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校行发研究生字[2011]7号《湖南师范大学关于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研究生处发[2011]20号《湖南师范大学关于做好2011年度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通知》,研究生院通[2017]20号文件《湖南师范大学关于做好2017年度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通知》及其附件1:《湖南师范大学关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指导意见》。
二、培养目标
为学术领域和企业培养研究、应用、教学、实务的高层次统计学人才,能够从事包括交叉学科的跨学科研究和应用。具体包括:系统掌握统计学学科核心基本课程理论知识,特别要掌握必要的数学理论知识、概率论理论知识、数理统计学的理论知识和运用众多统计方法的能力,熟练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具有理学学者应具有的严谨、科学逻辑、结论明确性等科学素养;具有独立的科研能力,在统计学的理论、方法、应用方面有创新性研究工作;良好的外语水平;忠诚学术,淡薄名利,努力进取;毕业后可以从事统计学理论、方法、应用及其他的科研、实务和教学工作。
三、研究方向及简介
1. 数理统计学
数理统计学运用数学,特别是概率论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以应用为背景的随机数据,挖掘出隐含在数据中的客观规律。数理统计学是统计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基础,研究内容着重于从抽象的数据中分析理论和方法,包括观察和试验数据的收集方法和理论,以及数据分析的理论基础;统计推断和决策中的原理、方法、统计思想;特定的统计推断形式、特定的统计观点和特定的理论模型或样本结构等。
2. 社会经济统计学
社会经济统计学以社会活动、经济活动和经济管理为对象,是统计学与经济学、社会学的交叉学科。运用数理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充分结合经济学的特点,研究以经济系统和经济复杂过程产生的经济数据,揭示复杂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规律。通过国民经济核算、综合评价、 经济计量、统计调查、统计建模和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方法开展数据研究,为社会经济的理论研究及其政府、企业管理决策研究提供依据。
3. 生物卫生统计学
运用数理统计学方法来处理生物、卫生现象,获得数据并研究数据。探讨生物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检验医学等生命科学、医学科学中的实验性研究和观察性研究的设计、取样、分析、资料整理与统计推断等的学科。探索生物、医学的科学规律,分析评价生物和医学中环境、干预和暴露等因素对生物、环境和健康的影响等。
运用数学,特别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细胞、组织、器官和生物体整体水平的结构和功能各异的各种分子及其相互作用,并通过计算生物学来定量描述和预测生物功能、表型和行为,在基因组序列的基础上完成由生命密码到生命过程的研究,由生物体内各种分子的鉴别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到途径、网络、模块的研究,最终完成整个生命活动的路线图。生物信息不仅推动了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社会和人类本身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其在世界各国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
4. 金融统计、风险管理与精算学
以金融数据和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风险分析和管理为研究内容的一门交叉学科。研究金融中的风险不确定性和这种不确定性对当前以及未来的财务影响以及各种类型金融风险模型。保险学中的风险精算和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内容。
运用数学、特别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理论和方法,定量地、动态地研究金融学中的问题。如期权、期货、股票等许多金融衍生产品的设计和定价,信用风险的评估和管理等许多金融中的数学问题。用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以保险公司为核心的各种保险、各种形式的破产风险、各种策略的运用和控制,并对各种保险风险进行定量的研究和管理。
5. 应用统计学
应用统计学是具有清晰背景的统计学理论和方法的应用的总称.它是以数理统计学基本理论为基础,突出统计学的实际应用,研究如何应用统计学理论与方法解决在教育、 心理、产品质量、地矿等各个科学和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实际问题,丰富统计理论与方法,推动交叉学科的发展。
6、随机过程及其统计 统计学的理论基础是数理统计学,而数学和概率论是数理统计学的理论基础。随机过程的统计分析是数理统计和随机过程论的交叉分支,研究和解决随机过程论中的统计问题,是统计学的动态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马氏过程的理论及其统计,随机环境中马氏过程及其统计,随机极限理论和大样本理论,随机图及其统计、鞅过程、随机分析、金融数学等,以及它们在科技、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中的应用,都是统计学的特别而重要的研究内容。
四、学制与学习年限
全日制脱产博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全日制非脱产博士研究生学制为4年。博士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为8年(含休学和保留学籍)。
硕博连读研究生学制为5年,最长学习年限为8年(含硕士研究生阶段、休学和保留学籍)。
休学创业的博士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可延长1-2年。
五、培养方式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并接受导师组的集体指导。导师需同时对博士研究生的业务和思想进行指导和教育。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毕业最低学分要求:
| 毕业 总学分 | 课程学分 | 学术活动 学分 | ||||||||||
| 总学分 | 公共必修课学分 | 学科必修课学分 | 任意选修课学分 | |||||||||
| 16.0 | 14.0 | 5.0 | 3.0 | 6.0 | 2.0 | |||||||
| 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 ||||||||||||
|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考核形式 | 备注 | |||||
| 公共必修课程 | 100010001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 36 | 2.0 | 2 | 笔试 | 必修 | |||||
| 100010002 | 博士英语口语 | 16 | 1.0 | 2 | 笔试 | 必修 | ||||||
| 100010003 | 博士英语阅读 | 16 | 1.0 | 2 | 笔试 | 必修 | ||||||
| 100010004 | 博士英语写作 | 16 | 1.0 | 2 | 笔试 | 必修 | ||||||
| 学科必修课程 | 110020002 | 高等数理统计学 | 54 | 3.0 | 1 | 笔试 | 必修 | |||||
| 任意选修课程 | 110040054 | 论文选读 | 36 | 2.0 | 2 | 考查 | 最多选6.0学分,至少选 6.0学分 | |||||
| 110040055 | 复杂数据分析 | 54 | 3.0 | 1 | 考查 | |||||||
| 110040056 | 现代统计模型 | 54 | 3.0 | 2 | 考查 | |||||||
| 110040057 | 高级医学统计学 | 54 | 3.0 | 1 | 考查 | |||||||
| 110040058 | 现代流行病学 | 54 | 3.0 | 2 | 考查 | |||||||
| 110040059 | 高级宏微观经济学 | 54 | 3.0 | 1 | 考查 | |||||||
| 110040060 | 经济统计学 | 54 | 3.0 | 2 | 考查 | |||||||
| 110040061 | 数理金融学 | 54 | 3.0 | 1 | 考查 | |||||||
| 110040062 | 高级计量经济学 | 54 | 3.0 | 2 | 考查 | |||||||
| 110040063 | 应用统计I | 54 | 3.0 | 1 | 考查 | |||||||
| 110040064 | 应用统计II | 54 | 3.0 | 2 | 考查 | |||||||
| 110040065 | 随机分析学 | 54 | 3.0 | 1 | 考查 | |||||||
| 110040066 | 金融数学 | 54 | 3.0 | 2 | 考查 | |||||||
| 110040067 | 数学风险导论 | 36 | 2.0 | 2 | 考查 | |||||||
| 110040068 | 金融工程学 | 54 | 3.0 | 2 | 考查 | |||||||
| 110040069 | 函数数据分析 | 36 | 2.0 | 2 | 考查 | |||||||
| 110040070 | 缺失数据分析 | 36 | 2.0 | 2 | 考查 | |||||||
| 110040071 | 医学实验设计和统计分析 | 36 | 2.0 | 2 | 考查 | |||||||
| 110040072 | 医学统计软件 | 36 | 2.0 | 2 | 考查 | |||||||
| 110040073 | 养老金金融学 | 36 | 2.0 | 2 | 考查 | |||||||
| 110040074 | 高级金融风险管理 | 36 | 2.0 | 2 | 考查 | |||||||
| 110040075 | 保险精算学 | 36 | 2.0 | 2 | 考查 | |||||||
| 110040076 | 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应用 | 36 | 2.0 | 2 | 考查 | |||||||
| 110040077 | 测度论 | 54 | 3.0 | 1 | 考查 | |||||||
| 110040078 | 随机过程论 | 54 | 3.0 | 2 | 考查 | |||||||
| 110040079 | 马尔可夫链理论 | 54 | 3.0 | 2 | 考查 | |||||||
| 110040080 | 金融随机分析 | 54 | 3.0 | 2 | 考查 | |||||||
| 110040082 | 计算统计学 | 54 | 3.0 | 2 | 考查 | |||||||
| 110040083 | 统计学习基础 | 54 | 3.0 | 1 | 考查 | |||||||
| 110040084 | 实用多元统计分析 | 54 | 3.0 | 1 | 考查 | |||||||
| 110040085 | 高维数据分析 | 54 | 3.0 | 1 | 考查 | |||||||
| 110040086 | 一般估计方程 | 54 | 3.0 | 1 | 考查 | |||||||
| 110040087 | 似然原理及应用 | 54 | 3.0 | 2 | 考查 | |||||||
| 110040089 | 区域经济学 | 36 | 2.0 | 2 | 考查 | |||||||
| 110040090 | 统计方法与会计研究专题 | 54 | 3.0 | 2 | 考查 | |||||||
| 110040091 | 产业经济学 | 54 | 3.0 | 2 | 考查 | |||||||
| 110040093 | 随机系统稳定与控制 | 60 | 3.0 | 2 | 考查 | |||||||
| 110040094 | 随机控制前沿理论与方法 | 60 | 3.0 | 2 | 考查 | |||||||
| 必修环节 | xs0000001 | 学术活动 | 48 | 2.0 | 2 | 考查 | 必修 | |||||
| 补修课程 | 310030038 | 统计学习基础 | 54 | 3.0 | 2 | 考查 | 至少选3.0学分,跨学科考生必选 | |||||
| 必修 环节 | xs0000001 | 学术活动 | 2.0 | 考查 | 必修 | |||||||
| 说明:1)英语免修免考要求见《湖南师范大学(非外国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学习管理办法》;2)任意选修课可选择非本培养方案内课程(含全校互通互选课程、微型课程、创新创业课程等);3)补修课不计入总学分,成绩需及格。 | ||||||||||||
港澳台侨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同上。
国际博士研究生公共必修课为汉语(3学分)和中国概况(3学分),其他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同上。国际博士研究生若本科阶段或硕士阶段已修过中国概况,可申请免修,但不免考,通过考试后获得学分。
港澳台侨博士研究生及国际博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其他要求由研究生院另行规定。
七、其他培养环节
1.个人培养计划
博士研究生应在入学1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个人培养计划应包括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计划。个人培养计划由导师组审查通过后报学院及研究生院备案。
2.学术活动
在读期间,博士研究生应听取不少于20场由学校、学院、实验室、学位点组织的高水平学术讲座;应公开主讲不少于2次有关文献阅读、学术研究等内容的学术报告。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至少参加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1次,并提交自己撰写的学术论文。学术活动占2学分,根据博士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考勤和主讲的学术报告质量等进行考核。
3.中期考核。
博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前(第三个学期初)进行中期考核。具体要求参见《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管理办法》。。
八、学术论文发表
按《湖南师范大学关于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规定》的要求执行。
九、学位论文
1.论文开题报告
博士研究生一般应于第三学期末前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时间与论文答辩的时间间隔原则上不少于16个月。开题报告具体要求参见《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实施管理办法》。
2.论文预审
论文预审是指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初稿进行的预评审,具体要求参见《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预审管理办法(试行)》。
3.论文评阅与答辩
论文评阅与答辩的具体要求参见《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实施办法》、《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
$JDSM$
 学校首页
 学校首页  设为收藏
 设为收藏